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周亚鸣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兰州画展说画记

2010-07-01 15:05:34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小丽:周老师,这次来兰州展览,我期盼已久了,大家都怀着非常急切的心情在等待,不知道你的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因为你是兰州人的朋友,大家非常关心你,把你当成自己的画家,希望你给他们带来欣喜。当然你这次展出,没有辜负他们的期盼,画展很成功,你谈谈你的感想如何。
  周亚鸣(以下简称“周”):这次来近50幅作品,展出了38幅。已经很久没来兰州展览了,92年开始有作品在兰州面世,与观众见面,实际上有10多年的历史了,我这次来就是应电视台和画院的邀请再次办一个小型的展览。选择了38幅作品,这里面题材内容主要是两大类:一个是山水,一个是花鸟。山水呢,兰州人见的不太多,实际上我在绘画的过程中有一个反复拓展的过程。在美院就以人物为主,涉足花鸟,然后拓展至山水。现在搁置了人物而主画花鸟,近年来又再一次拓展到山水,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因为当眼光和角度再一次变化的时候,随之而来的便是全面的变化,它往往由一点而及全面,逐渐展开,逐渐循环。这研究起来很有趣,它反映了一个画家比较真实的生命旅程。人们经常发问:有梅花王啊,有牡丹王啊,有什么老虎王啊,你怎么会画这么广泛的题材,你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精力来画这么多题材。
  其实我的艺术观点是与众不同的,我认为当一个画家,必须应该具备一种心态,一对法眼,实际上你是一种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这种角度和方式是画家必须练就的,如果练就了题材是无所谓的,它只是一种反映。就是宋人有一句话叫目击道存,任何题材在自己的手里就会按照你的特定的角度和方式进行一些表达,这是好的画家。而不是把眼光局限在某一个题材上。而这就是束缚,使画家的视野和能力有所局限。更重要的是画家必须注重自身,自身的眼光和手段锤炼,而不是题材的方式和内容。这样画家就会更加自由,表达更加充分,更加自我,文化性也强调得更加充分。

【题材的选择】

  周:展出的虽然很少,但是人们看得很过瘾,觉得很丰富,我很高,这也是我的初衷。就是不管展出的画有多少,哪怕几张画你都要让观众看得非常过瘾,看得非常透彻,题材和手段的提供非常丰富,这是一个画家对自身的一种要求。
  来看展览的兰州人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疑问。有一种说法,哎,周亚鸣你的作品前期和近期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呢,就是说好听点叫魏晋风度,比较清丽委婉,那么现在风格呢非常雍容华丽,非常饱满热情,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在师大讲课时也有人提出。我的回答就是,当然这是一种解释了,其实没什么道理可言的,它是一个画家的生命的自然的流动过程,是不停地发生变化的。作为一个画家你只要非常真诚,率性地表达你的现实的感受和看法的话,自然会发生很多变化,而不是局限在一种模式上不停地说服自己的生命符合一种格式或称之图式,使它凝住不动。这种画家我是特别不赞成的,我赞成比较真诚和率性的表达,但又不是大笔乱涂乱刷的那种称之为“大气”、“个性”、“气势”等等所谓张扬的东西,而是在一定的文化情怀之中,一定的审美理想下的文化情愿的表达。说清它较困难,就是一个“雅”字。这些变化观众一目了然地看出来了,他们很欣喜,哎,你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肯定背后有什么道理,其实没什么道理,我为了要把它说出来还是要寻找一些道理的,就是说雍容隽永高雅华丽充满热情是近期的一个生命状态的直接表达。那么座谈会上有人发问的时候我就会跟他说,过去是魏晋风度,现在是汉唐气象,大家哈哈一笑,觉得这种解释虽然是自我拔高自我表扬,但就还是能够反映出风格的特征,风格的气息上有一些变化的。那么过去的风格特征清丽委婉呢,是更多地在于个体生命自我体会,自我感受然后进行一些表达,它是更多的自我化的,对生命当中的情趣,生活当中的情趣,更多的自我感受,叫自我拉家常,或者叫……就是非常敏锐的一种表达;那么现在就是更多地体会到社会情态,一种他人的情感在自我情性上的一些反映,我会更多地有一些恻隐之心,更多地有一些同感。现在对一种生命的生动性,还有他人的一种非常可爱的东西的感情的这种赞叹,这种表达使得你对生命的热情加强了。随着社会的整个进程,人的精神面貌的提升和社会生活生机勃发,我会看到这些东西并发出赞叹引起共鸣,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表现欲,这种既是个体的又是共同的社会感情的表达,在风格上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有关材质】

  小丽:这次展览观众对周老师在画中所体现出来的材质美,也就是说您将绘画的材质特质运用得出神入化,觉得非常神奇,您是如何看的呢?
  周:现在对材质的选择也不一样了,过去偏重单纯的宣纸,现在更多注意一些特别能够反映出美好生命的东西,材质因素会比较敏感。比如对美好生活的那种理想追求,就是所有社会生活中的社会人,他们的理想是什么,他们祈求什么,他们的情感期盼什么?这个我是有感应的,我要进行一些表达,那么在材质上的选择必然是相应的,比如说对金色的运用,对金碧辉煌的表现,使它能够做到更加情性化的表现,使这种非常华丽的东西,……像过去以为老百姓喜欢红啊绿啊,就是说它是一种低级表现,比较粗俗的表现,我把它提升到非常高的文化上去表现,使它展现出一种社会人生的金碧辉煌的那种情感之期盼,这种相互映对,这样子也很过瘾。但这是一种生命的热情,或称生命的赞歌。
  小丽:在展览上有人说周老师的画适合这种材料,我觉得你的画各种材料都适合……
  周:我们在看一张纸的时候不是在看一张纸,普通的画家在看一张纸,在这张纸上要画什么画,不同的就是这张纸就是画的元素,我看纸的时候就看到画了,不是看在上面画什么画,我是把它融在画里面了,它是画的一个语汇,一个手段,我看到一张金色的卡纸的时候,会启发我的联想和冲动。我会热情,哎呀,这张纸如果是一个元素在我的画里面,我应该赋上什么样的颜色和手段使它展现出它金碧辉煌的理想所在,它是有生命、有温度的,你可以跟它对话的,它不是隔离你的生冷的纸,是一个生命,一个绘画的语汇,它在跟你说话呢,我有一点特点,就是各种材料,当我看到它时它就会跟我说话,它就会热起来,就活动起来。同时它是“引子”,会引出一个美丽的故事,一个神奇的梦境,一个悲伤或脱俗的感情往事……

【天水之行】

  周:我在天水体验生活的时候,有一个女老板,她的丈夫突然病死了,在这个过程中她从一个小女人变成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在跨度上她经过几级的变化,从一个家庭的小我,变成了一个社会的大我。角色转换的同时,她的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痛苦也很欣慰,所以这都是相杂在一起的,人的感情就是这样复杂。她给我一张白纸,面对这张纸的时候,我是有了感动的,我被她的故事感动,我也被她的痛苦和悲伤的情感所感动,同时也因她的顽强而感动,这种感动说不清是因为她还是因为我自己……这张纸它就会跟我对话,会把这个女性的状态要在这张纸上展现出来。这张雪白的纸,我该给它一个什么样的情感状态呢?这既是我的想象和描绘的审美空间,又是她的内心深处最为敏感、难与人言的情感状态,我怎么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一个体会了。那么我在上面画了几枝梅花,这梅是春梅,但是临寒开放的,带有一点点粉红色,非常清冷,但是非常生机勃勃,然后我在上面提了两句诗“绝崖生劲草,冷月伴花魂”。她非常震撼,正好把她那种情绪,那种心境在纸上展现出来了。她特别激动,我也感到非常欣慰。这既是我对审美敏感区域很成功的展现,同时又能把她的准确的心境敏感度展现出来,这是非常欣慰的。所以说画家不但是个人,也是公众的,个人的个性和公众的共性相互吻合的时候,你是非常快乐的。所以这一点对材质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它会启发你往哪一个审美领域里去表现。这就跟演员一样的,他演一个角色必须进入到这个角色的一个环境当中,对那一个审美区域要完整把握和充分展示,他演出来的角色自然会感动人的,这就是材质和绘画的某些关系。

【有关绘画选题】

  小丽:周老师,您的画中的色彩感给观众留下很强烈的印象,过去看中国画非常的冷静,但看你的画会非常地动情,题材和手法都很丰富,一点都不像看其他国画展。看您的展览观众的参与性比较强,有意犹未尽之感,您是怎么做到的?
  周:过去我们的山水就是传统的山水,包括现在很多人的山水,始终在图式上下工夫,老是在展现着自己的一种手段或图式,它不是在充分的高浓度百分百地展现自己的情感世界,这就是长期以来人们为什么对中国画会产生偏见,人们老是觉得它跟人们的情感世界隔着一层,要跨过一个距离才能去观察这张画。我是试图把这个中间距离取消掉,因为人们对色彩的敏感性已经极强烈。近百年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人对色彩的那种沉睡已久的敏感性一下被启发起来了。中国人对中国式的色彩表达就有了期盼,而不是外国式的表达。这种传表的途径我非常敏感地意识到了,再加上中国画的色彩系统一直是被冷落的,一个大的空间需要我们重新建设,再加上这个时代是激情澎湃的时候,它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重新振发的时候,所以这个时代整个气息是生机勃发的,虽然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当中很多污浊的东西,精神垃圾很多很多,到处都有,但是生机是伴随的,生机勃发始终是主要的时代气息,我一直对这个主要的气息把握得比较透彻。我个人是喜欢这种生机的,然后在绘画上表现一定是充分运用色彩这个系统,来和人们的心灵直接沟通,直接地贴近,然后在手段上表达实际上我不是在表达某一个题材,比如一枝梅花、一枝桃花或一个鸭子、一个山水,我不是表达某一个具体的场景,是在表达一个情态一个情景,情感之期望。我是想着生机勃发的社会应该具有浓烈的、非常饱满的精神气质的。那么在山水的表达上我是借着山水来说我的话,我只不过是借着这个鸭子来说我的情感期盼,所以它是鸭子也不是鸭子,它是一个浓烈的感情浓缩符号,那么由于这种题材与人们的生活经验相沟通,所以采取这种造型能够让人容易进入你的绘画,一下在审美上他就不会发散,不会到处去游移,他是很具体的。这画的是一个鸭子,他就会按照你规定的一个审美的趋向去进行你的审美,他就会非常的过瘾。你虽然画的是鸭子,它又不是鸭子,它又像鸳鸯,它的色彩浓烈程度又非常使他激动,其实我的创作就达到了目的,我不是让他来认识鸭子是怎么样的,是让他来发泄来展示来欣赏他自我情感当中的浓烈程度,看我的画他是很过瘾的,他是自我欣赏的一过程,他不是欣赏我的画,我的画只不过是引发他自我欣赏。
  有一些画家听人们说,哎呀,你画的什么呀,怎么什么也不像!他就很生气。但说我的画不像什么,像什么的时候我非常地开心,因为我没有误导他对某一个实物进行认识。我引导了他对自我感情自我品格的欣赏,他很过瘾的,所以我也很过瘾。所以绘画的高境界应该是这样的,不是一个图谱也不是一个标本,更不是一个图式。

【新文人画是怎么回事】

  小丽:都说您是个新文人画家,观众很关心新文人画是怎么一回事,它与文人画是怎样的关系?它对当下中国画的发展有怎样的作用呢?
  周:就是在“八五”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国门打开,文化的国门也打开,然后一下子西方的文艺思潮以高强度高浓度的方式涌入社会,原来的状态是一种非常泛政治化的,“继续革命”的绘画方式,因为所有的绘画方式无一不以“革命”思想为内容,“红、光、亮”为手段的绘画。
  画坛非常枯燥,非常压抑,这大批的西方美术涌入,一开始大家都觉得非常的新鲜,也觉得是一种生机勃发的状况,那个状态有点像唐代早期,西方的文化就拼命地和中国文化交融,但是最后演发的结果就是,只要是中国的就是保守,只要是民族的它就是落后的,它逐渐推展为一种敏感的政治理念,在文化上的政治理念。这损害了中国民族特别是中国文人的感情。最早的感情上反击的是中国的文人心态或文人的感情,一开始是满腔真诚热情的欢迎这种外域的文化进入,进行和平平等的交往,但是发展到最后,特别是“八五”以后,就发展成为一种激烈的文化冲突。它表现为只要是中国的民族的不是腐败、衰退、保守,就是陈旧落后,这样我们的国人首先从感情上重新开始反省我们的文化,我们真是这样吗?他会发出这样一个追问。实际上几乎同时,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这样的追问,但是最敏锐最快速行动的是中国的文人画家。因为在全国各地都有这样比较敏感的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这种不平等的状态,于是启发了他们重新对自身民族文化特别是绘画的一种反省:我们的好处在什么地方,我们的长处在什么地方,我们值得尊重和值得继承的是什么。有一批画家重新开始反省,并且付诸行动,在自己的绘画表达上开始寻找本土定位。那么在“八五”前后,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意在重整民族绘画精神的画家互相联络着走到一起来,这个时候没有鼓动者也没有组织者,是一种自愿纠合的一种松散的集群,然后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陆续开始展览,这样一进入展览以后马上给社会很大的振动。当时的社会到处是一片外国的声音,胡语啊,就是胡言乱语的胡语,胡人的胡语。外域之人嘛,外国人,我们的画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都是学的外国画,运用拿来的手段,然后发泄着自己多少年来的一种政治积怨,这使得艺术不单纯了,中国的文人绘画就开始把绘画恢复到非常单纯的绘画上来表现,一定是中国民族的精神,传统的经典的精神的张扬,以及对中国经典绘画的当代诠释。那时力量悬殊,社会上一片指责声,说我们是倒退腐朽,封建主义的回光反照等等,批判很多。但是这批画家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文化理念,更多的是一种感情理念,就是绘画上的认祖归宗和本土定位,重新开始树立我们民族自身的传统信念。每个画家从各种角度开始进行传统的重建,力图通过对经典绘画的重新诠释,表现出它的当代气质来。这样搞了十几年,我们在全国的每一个省级城市都搞过大型展览,我们92年来的兰州,所以在社会上引起非常巨大的影响,实际上它代表了一种整体民族情感之期盼。

【谈理想】

  小丽:作为一个画家有没有文人属性是看他是否具有广大的人文关怀,那么在绘画上又是如何体现?它与绘画的关系如何呢?每个画家的想法就是绘画理想之所在吗?
  周:这是一个文化理想,这个文化理想代表了一种民族精神和在当代的重新张扬,在经过战乱和动荡以后,它要更符合中国人求安求治的心理状态。然后它是一种建设家园的热情。所以说作为一个画家,他如果只是一个技能展示,像其他行业一样,他只是一个技术性的图式的,那么作为一个文人画家创造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关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有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就是一种民族气节吧,他不希望自己的民族不如人,他希望自己的民族精神得到张扬,它有一种气节在里面,所以我们所说的人文关怀,或称文人情怀,就是悲天悯人的,他有种责任和义务,当然他是建立在自我个性真诚、率真的基础上的,它不是一种空洞抽象的责任和义务,那是一种被动式的,这个是非常主动的,他就是不服气,所以他就是比较地关注社会情态、社会的情感期盼,生活的理想走向。这是作为一个文人画家和一个技术型画家的区别。所以当一个文人画家首先必须具有文人情怀,所以他必须是个文人然后才是画家。我觉得他(文人)画家跟一般的画家区别在这个地方,它不是像行业一样,画得非常仔细有功力就行了的,他是一个文人,就一定要表达一种民族气节和情怀,这就是文人画家更与众不同的地方,他可能很率性,可能很创造性,可能很直率,但是他的理想他的情怀一定是广大和普遍的,一定是具有这样的一个气节在里面。

【艺术与宗教】

  小丽:听你说到绘画的时候总是非常投入的,不像有些画家那样,表面上说没有什么了不起,玩的,可看名利比谁都重,挺令人失望的。看来有无文人理想很重要,它是宗教吗?有什么关系?
  周:实际上我们说的理想是什么,就是一剂精神安慰药,它与宗教是一样的。我经常会把艺术和宗教比较,因为社会生活当中普遍的人性是有缺陷的,是不完美的,正由于不完美才更期盼完美,俗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他是有困惑的,他的困惑不在吃喝拉撒,他的困惑在于想不通,想不通的根本是在于文化的困惑,所以一个人的存在他不是单纯一个生物的存在,是一个文化的存在,他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文化性角色,所以古人常说“人生识字忧患始”,这是社会结构当中的一个人物,这种人他就是一个文化定位,他不仅是一个生态定位,吃饱睡着那是生物性人,生物人没有困惑,只有当你是一个社会人时,当你是一个文化角色时,才有困惑,他的困惑必须要通过文化来解决,那么绘画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文化的表率,它有这个功能的,它必须要进行人的、文化的、灵魂的慰藉,它如果没有能解决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文化情感的困惑,我认为它是没有意义的。

【画家应该锻造灵魂】

  小丽:有些画家俗气得很,有的甚至于恶劣得很,(当然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失望,你觉得作品与人是怎样的关系呢?
  周:你想,作为一个画家,想告诉别人什么呢,如果你不想告诉别人什么,这个画家是无意义的,你只是表达你的技能吗,你一定要表达你对这个世界是什么看法,你的文化理想是什么,这个文化理想能不能代表大众,引导大众往一个高级的领域去发展,这是有意义的。所以就是说,你说什么很重要,怎么说也很重要,怎么说是你的能力,说什么是你的修养。你一个画家的灵魂非常自私、非常污浊、非常低级,像****批判的那样,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他是政治家,我们作为一个艺术家也是一样的,社会生活当中你的品质是需要引导和提升的,作为一个画家如果不注意这方面的体验的话,那么你说出来的东西都是低级趣味的东西,谁理你呀,社会的心态、社会的审美、社会的文化理想是往高处发展的,它是向往高处去追求的,如果你提供的只是垃圾,谁要你,你不给文化的建设、人的情感期盼有所贡献。所以作为一个文人画家,首要的是要打造生命的质量。也就是我所讲的有品质的灵魂。
  小丽:你的讲座常常是说做人的道理,也就是通达社会情理,难道做成一个好人就成为艺术家了吗?
  周:我实际上是在张扬一种人文情怀,因为你既是个艺术家,你一定要具有广泛的人文情怀,否则你是没有质量的,你言之无味,说之无理。所以我认为画事是小事,画什么是大事,表达什么是大事。其他领域,科学家他是通过科学的手段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关怀,那么文人画家他是通过他的绘画来关怀这个世界的。来解释人们的情感困惑,给予些力所能及的安慰,就是这样的。让你得到鼓励,让你得到振奋,让你得到安慰,让你得到同情,这就是绘画的功能,不是简单地让你乐一乐,那个就是太低太简单的要求了。
  小丽:为什么把书画比作开放的花……
  周: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讲,他首要强调的是你的真诚,你的率性,你不为任何目的,你为了所有的目的的时候你就失去了这些,你本质上来讲你愿意做的,不是为了什么去做。他愿意去做,做出来他快活,你为了别人做是被动的,为了什么技术呀、名誉呀,你做是被动的,你是不快乐的,同时你的作品也不会动人,我的意思就是说作为一个好的艺术家,就是要把你的生命锻造得有质量、有味道,然后慢慢地开放你的花,你真情地表达出来,你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这是最基本的最低的要求。

【古典情怀 西部情结】

  小丽:别的画家都怕别人说他的画不新,而你偏要追求古典情怀,你不怕人说你保守吗?
  周:我的绘画追求和绘画理念,是张扬建设自己文化传统精神的,是寻求“本土定位,经典的现代诠释的”。我们论述绘画价值时,必须要放在一个大的文化下,它才有它的价值,它才有缘由。那么我们中华文明的来源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我对西北寻觅、追踪的目的所在。这个地方我觉得魂牵梦萦,他就是我们的文明之母,我原来就是带着这种非常强烈的情感期盼来西北的。文明之源、文明之母就是古典,就是古典精神,然后到河西走了趟,然后走陇南,我的感受是非常深的。
  比如说大地湾文化,就是我们文明的肇始之一,我猜想是在整个西部完成的,但是只是一种文化的猜想而已,一种遐想。我经过河西、西北一大圈转下来,我心里比较踏实,它确实是来自于此。像大地湾文化,它最早可能是在八千年前,甚至一万年,最近也是五千年前,它完成了我们文明所城的框架。比如说居住习惯、居住方式、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的先进程度,人们的智慧和人们与社会共处的基本方式。我在大地湾看到很多的遗址,它是很宫殿式的。(开玩笑说)我们和一万年前人的智商本质上并没有什么突飞猛进,我们只不过把古人的智商用得更加广泛而已,更加细致、更加多样化而已,但是品质程度和难度并不高于古人多少。所以这也是一个疑问,就是说我们文明到底进展了什么,提升了什么,这是个需要仔细冷静地看的。当然习惯上讲我们总是取得了更大成就,是古人无法企及的等等。这都是冠冕堂皇的说法,但是就智商本身的品质来讲,我觉得它没有更多的区别。
  我从中华文明的发生地得到了非常确切的验证,一种非常踏实的感觉。它的整个人文地域,它的环境,就是文明发生的那个环境,它是适合人的居住的,包括我现在看天水的人,看西北的人,原来我们都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想象,觉得他们很痛苦很艰难很危机,其实我们错了,他们很安定很自信很有生机,他们非常有滋有味地在耕耘自己的生活,并且向往和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所以我就很怀疑很多的文学作品,电影作品,他们表现的内容,让人觉得它是个人间地狱,其实是作者自己的世界观,是作者非常低劣的眼光。人类的居住地一定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根据适应自己的生存方式进行的。它是有感情的,有习惯的。不存在谁高谁低,谁先进谁落后谁优秀谁低劣的问题。真正的痛苦,我的结论是迁徙,是把他从一个熟悉的生活环境迁徙到另一个不熟悉的环境,这是痛苦的。不管有钱人还是没钱人,是一样的。你把有钱人摆在一个贫困地方,他是很困苦的,把一个贫困的人摆在一个有钱的地方,他也是很困苦的,不是我们想象的有钱就是幸福,不是。

【为什么要继承传统】

  小丽:听你说的“本土定位”就是要发扬传统,继承传统,这个问题其实近百年来一直在讨论,其实为什么要继承传统的理由都没一个最具说服力的说法,你说呢?
  周:特别大的感想就是说,近几十年来,甚至在一百年来都一直在争论,并且在不停地破坏呀,批判呀等等当中,其实人们一直没有发问,传统不是继承也好发扬也好,或者否定它排斥它也好,都没有发问,我们为什么要继承传统呢?这就是我这次来西北生出来的一个思考;就是大地湾文化也好,河西走廊的文化也好都给我一个大的启迪,就是传统。我们的农耕文化、农耕文明,它的文化特征是经验体会式的,是体悟的,它是人情的、情感的。所以在这个特质下,人们是需要经验的积累的,人们的认识结论或是经验结论,我称之为经验的结论,是需要不停地累积的,没有这个累积就没有文明的进程。这个对西方文明也是一样的。比如说一个老爷爷告诉他的孙子或儿子说,那个火是不能动的,一动它就会烫着你、烧着你。小孩是不知道的,事先告诉他这个火是很烫的,那小孩就会很惊悸,于是很多民间故事就这样发生了,什么妖啊、鬼啊、怪的故事就是最早的传承方式,实际上都是一种经验的传表方式,它是禁忌的,比如说火是一种鬼,你就很害怕的,他就告诉你不要触摸的,这是把一种经验的结论传递给你,于是你也传递给子孙,于是人们就避免被火伤害的结果,文明本质上就是这样,文化本质上也是这样,它是通过经验的积累完成的,所以传统不继承能行吗?它是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说文明是需要传递的,这个传递就要通过教育来完成,教育的结果、教育的方式就是传递传统,你以为它还有别的方式,没有别的方式。就是你很真诚的率真地继承了传统,又同时尊重了你真诚和率真的生命本身的感悟,你自然是发展的,你自然是创新的,你没有必要去另设一创新嘛,你对你生命的体悟是真实尊重的,它自然是创新的,它自然也是继承性的,所以这关系是顺理成章的,现在我们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在这里争来争去,形成了各种相互争吵的集团势力,这就非常异化,把本来一个平平常常顺理成章的事情搞得思维混乱,人们的生活理念非常无序,反而困惑了我们自身的生命。
  所以这次我觉得从河西走廊走过来,给我的一个重大启示就是,我找到了为什么要找的一种答案,非常心安理得的一种答案,这个理就顺了,就再也不用强调传承传统有多么多么重要,所以人你要认为,传统多么多么束缚我们现代人的手脚,我们所有要背叛或者丢弃它的想法,都是脱离自身的生命履迹的一种悖论,一种谬论。

【说雅】

  小丽:大家看你的画都觉得雅,感觉您的为人也是挺雅的,您说说什么是雅呢?
  周:具体解释这个雅很难说,怎么说呢,就是生存状态吧,基本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或者说是文化理想的存在状态。实际上它是很平常的,就是你一定要启发你生命的敏感性,就是带着一种非常赞赏、非常尊重的人文情怀看待一切的时候,你就会雅的。你的率性也好,你的认真也好,都是很雅的,因为你是带着一种普遍的人文关照的。比如很小的小孩,他的天真、活泼的东西你会由衷的高兴,这是你对勃勃生机的欣赏和由衷的赞叹,它自然会表露出来。比如说我们喝茶,我们生命当中与生命相关的某些东西,它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你在欣赏,你在讲述,人们于是就觉得你很雅。其实更多人是在讲述它的实体在运用,比如说吃饭睡觉,它可以用杯子,可以喝茶。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它的文化含量,我们看到这只杯子是漂亮的,然后它可以喝水,它的造型的那种合理性和绝妙处我们欣赏。就是你从一个角度,从文化情怀从审美关照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上任何事物的时候,你就变得很雅,这就是人们讲的雅和俗的区别,实际上是一个落在实处和落在美处的差别。就是说一个文人他应该是很率真的,他不顾及很多功利目标,于是你的感受你的表述都是很鲜活鲜活的,你有了它你就会表述出来,别人会受到你的情绪的感染,会被你提示,觉得这么多的视角,他会觉得很新鲜,他觉得生活还会是别一种角度,给大家增加了乐趣,这就叫雅趣。

【有关品味、格调】

  小丽:怎样才能掌握绘画的品味和格调呢?它和手法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周:就是你老想着与众不同,但却不知与众不同不在于这个实物的与众不同,比如,他追求高级的生活,他以为只跟他认为看得上的几个人来往,他就觉得他品格极高了,这是一种错误。你应该带着一种平常的文化关怀,看待所有的世俗生活、平常生活,因为大道是平常的,但不平庸。它一旦被束之高阁放到供台上它就不是了,一旦失去了它的鲜活的生动性,它就不具有品质性了。虽然不平常,但却平庸了。这次在天水我遇到一个事非常感人。我们的车开在一个集市上,开不动了,因为都是集市的人群,很热闹的,在那个叫街亭的地方,正是农贸集市,非常多的人在购物,我们的车开在那个寺方被堵住了,前面有拖拉机有小板车,我们就按喇叭,然后就等着。这时旁边有一个农民,大概50多岁一个老头,他就说:嗨,你们这些人怎么把路挡住了呢,这路是走的嘛,你们集市可以在旁边嘛,怎么能把路挡住呢,人家车不好走了……这个给我的感动特别大。因为我在全国各地也走过很多的地方,很多情况下是骂车不骂路,为什么呢?它反映出一种仇富心理,就是你开着车你就是坏人,因为你比他们有钱,有一种嫉妒心理,我一般就这么解释了,都是骂这个车,你怎么这样走在这个路上了呢,你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他会发出这个追问。但是这个农民他很平常地说,路是要走的,你为什么堵着路,他按照一种常理规则在骂这个路,说这个路,我觉得这个农民是高贵的,他为什么高贵,他不是因为你富还是穷,不是因为你赶集的热闹和行车的艰难,他不是因为这些,他只是按照人们生存的一般法则来看这个问题,他是公正的,这个农民很平凡,他是一个平常的心态,我觉得他得大道,我觉得得大道就是富贵。你以为富贵是拿着钱吗,很多有钱人是很卑贱的,是品质卑贱,是因为不得大道,这个大道就是平常之道,平常之规则,它不因人的财富事物及外物因素来改变他对这个大道的看法,我说这是高贵的。所以高贵的人并不等于穿得冠冕堂皇,官职有多大,很多官卑贱的,很多富商也是很卑贱的,很多贫穷的人一般反倒是很贵重的,你会经常发现人的心态、行为中的高贵,你就会很由衷地高兴。当然我不是说有钱的人就不好,有钱人也有很多很高贵的,当官的也有很多很高贵的,就是不因为这个因素,是对这个常理的判断,于是你的生活就开放了,你不排斥某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你把你的文化情怀关注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细小的角落里,你会很愉快,你自己开放了,你没有顾忌了,而那些想把自己束之高阁摆在一定的角色上交往的人,在追求高品质的同时你丧失了你作为一个最平常人的最平常之心和对常理的领会,你反而不具品质了,这是很奇妙的一个现象。所以尽量要把自己的生命解放开来,不要束缚住。

【情理、道理、画理】

  小丽:看来当一个文人不容易,一般人认为画家就是一门“手艺”,现在看来在手艺的背后还蕴涵了许多的哲理,但你是怎么看待这其中的关系的呢?如你在讲座时常谈到的“三理”问题。
  周:就是一个艺术家他能不能做到精道的表达,或者有一次我和一些女同志开玩笑,我说你们别到美容院去,别到化妆品店去了,我说保持青春最好的方式就是你要虚怀若谷,放松自身,让自己的生命富有敏感性,就像小孩一样有很多的好奇心,如果你是这样鲜活的话,你自然是年轻的,你怎么可能是老了,比你那个化妆要好多了。我当然是开玩笑的,就是艺术家能否保持生命的鲜活状态,往往决定了你“精道”与否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就是这样看的,就是一个人的老是心态的老,是一个人的生命状态的老,他不是年龄,不是表面上的……为什么人说那个老头是老小孩……这是他的生命状态好,他是鲜活的,他是放松的,他没有禁忌的,怎么样做到呢,就是你把胸怀打开,不要随意的排斥、挑拣,不要把自己禁锢住。我认为是这样,作为一个艺术家,你不能够保持你生命的那种鲜活的状态,那你对美好的东西是不敏感的,你的表达就是枯燥而空泛的。
  我大学的时候非常孤傲,因为我认为我的一生在求学过程中是非常成功的,就是非常杰出而优秀,不管是小学、中学、高中还是大学,都是绝对的优秀分子,是属于一帆风顺那一类,看不起人,文化上还是有很多追求。特别是大学毕业以后,这当中当然会有其他的一些生活理念的产生,比如跟父母下放啊,和农民们在一起,你会觉得你的那种孤傲非常可笑,因为别人不在意你。大学毕业我提醒自己,自己是一滴水,社会是一个大的沙漠,你如果这一滴水不够浓度的话,就有精炼成一粒结晶,像钻石一样,滴在沙漠上就立即消散了,所以那个时候就不停地加强自身,如丰富学识、积累学识,各个方面孜孜以求。但是那个时候还是比较清高、比较孤傲,这个过程就是从孤傲走向平常的一个过程,当然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会启发我,我的一个长处就是比较敏锐,就是感受性比较鲜活,比较容易动脑筋,另有一个品质,属于天生也好,后天养成也好,他就是不停地会反省自身、改正自身,这是我的一个习惯。这样慢慢慢慢,就会走向对大道的认可。当然这里发生的变化,比较重要的是我得过一场病,在96年、97年那时候,突然胃穿孔、出血,然后进行一个大手术,把它割掉,这个过程现在讲起来当然没什么,但是经历的时候是生死之变。因为它是个大肿块,你就不知道生死了,那个时候就觉得死也罢生也罢,反正就这样了,你是无能为力的,无力回天的,就是听人摆布的,这种情况下你会对生命的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对生命的原本状态开始重新敬重它。……从手术室侥幸下来,在恢复过程中不停地被病魔纠缠,挺顽强,也比较胆大,觉得生死就是这样,反正也都体会了,它是这样或是那样都无力干预,你就忽然对生命本身由衷地敬畏起来。因为她给你或不给你,你都无能为力。手术台上下来时,好多朋友来看我,鲜花把我都包围了,睁眼一看,周围的情态让我想笑,我就说,哎哟,我很侥幸活过来;他们没反应,都苦着脸,觉得你生死未明,突然你醒过来了,虽然松了一口气,但要表现对你非常同情啊,面带严肃,非常地沉重,一大群朋友,我说,哎哟,这个场景应该像是遗体告别,哈哈哈……大家全笑起来了,就特别缓和这个气氛。在手术台上我已经想通了,就是说你对他是无可奈何的,你只有尊重它的轨迹、迎合它的轨迹,乘着它的轨迹发动你的生命而已,所以说你对他是要尊重的,你不可以说我要这样和不要那样,在手术台上已经想清楚了,所以下手术台我是很松的,虽然有疼痛,但我是开玩笑说,哎哟,你们在跟遗体告别呀,“你这个家伙怎么会说这样的话”,他们就是一种期望一种情愿,就是你一定会好的,你不可以说这样的话,但是大家特别开心,就是说你没有自艾自怜,你没有让大家很沉重,相反你表现出一种轻松的态度,大家就觉得你很坚强,你给了大家一种鼓舞,所以我的这些朋友们也都很高兴,这一点给我的启发很大。和病友们一起恢复的过程中,我看着什么都是可爱的,因为很有可能你什么都看不到,很有可能你什么都吃不到、什么都用不到、欣赏不到,它就是两种情态,你既然活了就赶快抓住生命,因为你觉得什么都可爱。你看到绿色会由衷地欣喜,所以在我的画当中,对绿色的把握就有些偏好,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一种颜色。
  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欣赏。我就从那种比较孤傲的状态下一下就转变成一种非常热情的状态,然后带到绘画里,所有的人看我的画都说:你的感情浓烈,就是饱满到要炸开一样。我在北京他们编辑就说,看你的画作虽然小,东西很简单,但越看就觉得你那个情感状态要爆炸一样,张力很大。实际上是一个感情的浓度,就是你对生活热爱的程度。我就不会计较个人矛盾,别人的问题我也不拿来自己担着,不是你该承担的你不要去承担它,始终要让生命的那种状态变得鲜活。但是常态下我比较习惯于喜欢有这么两三个人,情性比较相投的,喝杯茶啦,聊会儿天啦,抽根烟啦,这种状态是闲适状态,没有大喜大悲。比如画展开幕,大家都很高兴很赞赏,我也没有什么很大的高兴,没有,我就是很喜悦。过去我是听不得反面意见,在生病之前,我就会很敏感,人家一批评我的画,我会很紧张,作出很强烈的反应来,现在就没有啊,我觉着很高兴。比如有人就会说,亚鸣,我觉得你以前的画更好,我更喜欢以前的画,我就会特别高兴,虽然我坚持现在的状态,我也回不到过去,但是他更喜欢我以前的状态,我也很高兴。因为那个状态下的作品也是真诚,还是有人喜欢还在珍惜,我觉得欣喜。有很多人也很喜欢现在的,同时也会提出现在绘画上的一些缺陷,会觉得哪个部分不足或者哪个部分过分,他提出来我很高兴,觉得这都是生命不停完善和润泽的过程,他是个过程,每个人都会有各种过程,他会不符合这个方面或者那个方面,都会不停地进行调整、走着,有的方面你可以不在意,有的方面你可能调整,这样放松的愉快地进行着你的生活。

【诗书画印】

  小丽:人们看你的画总是觉得非常丰富,不但能欣赏到画,而且诗书画的结合益彰,而且我觉得你的诗书印与画不是简单的配合,其实诗书印若如单独欣赏也是具备相当的高度,其风格与画的风格真有奇妙的相称之美,你是怎样做到的呢?
  周:两方面,一就是你的思维方式和眼光,以及你的人文情怀相一致,然后你看什么都非常透彻。所以题材对于你来讲无所谓。你把这种东西贯彻到你的诗歌的研究上、书法研究上、篆刻的研究上,你只是要遵循它的个性规律而已,但是总体的精神状态和眼光、审美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它叫目及道存。眼睛看到的道就存在,美就存在。有些人觉得我在吹牛,其实我觉得很简单,所以我特别强调对自身的情性锻造,你锻造的同时就形成了你特有的眼界和特有的审美以后,其他的问题就是小事了。它只是一个手段的问题,手段呢就是这个领域里的规律,你把它摸清楚了、把握住了,你能表达就行了,随着你的眼光的变化和生命状态的不同和情怀的不一样,手段它也会跟着不同的变化,所以里外你一致。我始终在讲“艺术人生”,而不是“人生的艺术”,艺术和你的人生是隔的,而艺术人生是你的生活就是艺术,是你的生命混沌合一的状态,它就是艺术,这样去搞就什么都不觉得难住你了。所以一定要活人,这是最最重要的,一定要抓住活人两个字,弄好了以后其他的一些东西都是小事……
  千万不要落在实处,就事论事,画一个马就是画马的专家,画梅花就是梅花王,画牡丹就是牡丹王,生命太局限了,眼光放在小处落在实处了,这个艺术家不是文人的,文人应该是具有普遍的人文情怀的。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周亚鸣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